3月25日,《陕西日报》在第6版“脱贫攻坚”专版,对我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岚皋县实际,以基础教育帮扶为“一个核心”,以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为“两个重点”,以基层干部培训、民生条件改善、爱心捐赠等形式为“多样辅助”的扶贫模式进行了报道。报道题为“陕师大‘1+2+X’模式助力岚皋脱贫攻坚”。
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90325/html/page_05_content_003.htm
全文如下:
陕师大“1+2+X”模式助力岚皋脱贫攻坚
岚皋县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陕师大与岚皋县自2012年建立扶贫结对关系到现在已有7年。
陕师大结合自身优势和岚皋县实际,探索出“1+2+X”的扶贫模式:以基础教育帮扶为“一个核心”,以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为“两个重点”,以基层干部培训、民生条件改善、爱心捐赠等形式为“多样辅助”的扶贫模式。
在基础教育帮扶方面,陕师大为岚皋县争取到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名师大篷车”等项目支持;对岚皋县中小幼一线教师开展“名师送培”活动,培训教师1000余人次;派遣陕师大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开展主题报告,培训当地中学校长、教研室主任、学科教师、班主任等400多人次;组织陕师大实验小学开展“手拉手·圆梦微心愿”活动,深入帮扶岚皋县小学生。
为提高岚皋县学校信息化水平,改善基础教育设施条件,陕师大先后向岚皋县官元九年制学校和东山小学捐赠计算机160余套,建设3个微机教室,捐赠中小学适用图书1320本以及价值2万元的15类体育器材和教学用具。
陕师大驻岚皋县扶贫工作队自2015年发起设立“大山·雏鹰”基金,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已资助当地16名学生。
在产业发展方面,陕师大先后组织50余位科技人员在岚皋县二郎村、天坪村进行中药材种植培训,指导贫困群众250余人次。此外,陕师大帮扶二郎村建立10亩白芨示范种植基地并免费提供价值15万元的白芨种苗。
在挖掘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方面,陕师大在岚皋县全力打造陕西首个非遗文旅小镇——杨家院子。2018年“五一”小长假,陕师大在岚皋县举办了“研培计划”展,其中包括面花作品展、岚皋县传统手工技艺非遗项目展、传统文艺表演等活动,正式启动了非遗文旅小镇的建设。2018年11月9日,“巴山豆腐制作技艺与饮食文化”培训班及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在陕师大开班,只面向岚皋县招生。
除打造非遗文旅小镇外,陕师大还依靠校内旅游、食品、新闻、美术音乐等学科力量,对岚皋县进行全域旅游规划设计。
上一篇:党旗领航,精准对接,生科院教工第四支部助力贫困地区科技产业扶贫 下一篇:美术学院师生助力岚皋县四季镇农副产品包装推广
Copyright ©2022-2025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