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统战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关于开展“同心追赶超越,助力脱贫攻坚”高校党外人士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的要求,7月9日-18日,由学校党委统战部牵头,我校党外人士和校团委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组成的“同心追赶超越 助力脱贫攻坚支教团”服务县域教育发展暑期支教活动在旬邑县太村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紧密围绕“同心追赶超越,助力脱贫攻坚”主题,开展了素质拓展训练、志愿爱心支教、科技作品展览、传统文化探究、基层专题调研、文艺下乡惠民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基层教育的一缕春风
支教团成员通过开展“青春筑梦”优秀中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从青春励志教育、演讲口才培训、外语能力提升、思辨能力训练、团队协作拓展、音乐文化讲座、文艺节目排演等方面对47名营员展开了拓展训练,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让每一位营员在互动中熟悉彼此,在游戏中展示自我。
志愿爱心支教——一场心与心的相遇
10天时间,支教团19名成员为47名营员带来了21节精彩纷呈的趣味课: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聆听人声之美感受合唱的韵律,剪纸中的数学美,传统文化脸谱的赏析与制作,巧巧手剪纸课,快乐跳起来舞蹈课,魅力体育,生物知识竞赛……临行前的精心备课到每日的课堂准备,支教团成员们的用心编织着每一位小营员的希望和梦想。
科技进校园——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科技进校园活动中,我校科技处、民盟师大委员会给小营员们带来了包括微软混合现实设备、四旋翼无人机、3D打印机、固定翼滑翔机、三角翼滑翔机、体感控制器、智能小车以及手势控制器等在内的多种先进科技演示设备,小营员们全程目不转睛地参与着每一个项目的展示。“虚拟现实我们常在电视中听说,VR眼镜让我们体验了一把虚拟交互,智能车和无人机感受了科技的便捷前景,今天也听了老师们的讲解才发现很多原理是平时所接触的知识,感觉科学科技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太村中学八年级(3)班的王佳凯激动地说。
传统文化探究——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旬邑县拥有剪纸、唢呐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支教团成员在做好学生们日常课程教学和素质拓展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营员的文化感知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动手实操能力。支教团成员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组织营员体验旬邑县传统剪纸和唢呐演奏,鼓励小营员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宣讲活动中,支教团成员鼓励营员们走进群众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懵懂孩童至耄耋老人,从超市的售货员到小摊边的生意人,一句句礼貌的问候,一点点详细的讲解,从学习者到弘扬者,从继承者到弘扬者,都体现出每一位营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持。
基层专题调研——用足迹丈量社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围绕陕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旬邑县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支教团成员通过实地参观、口述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整理了一万余字口述稿、拍摄了600多张实地参访照片,记录了近一万字采访日记和心得体会,用脚步记录下了社会发展的现实,也用心灵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艺下乡惠民——让群众在家门口看文艺表演
经过十天的相处,支教团成员与营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支教活动的最后,支教团的成员们用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回报了太村中学师生十天来的支持和帮助,并为太村中学师生捐助了价值一千元的教学、文体用具,也为此次支教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次支教活动是我校承担的“同心追赶超越 助力脱贫攻坚”党外人士服务旬邑教育发展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也是我校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党委统战部和校团委精心组织、认真配合,并得到了旬邑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此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同时增长了才干、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反响,中国青年网、腾讯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媒体报道链接:
中国青年网报道:http://sxx.youth.cn/photo/201707/t20170725_10371395.htm
腾讯网报道:https://v.qq.com/x/page/b0529vrgw4s.html
上一篇:民盟师大委员会赴旬邑开展“同心追赶超越,助力扶贫攻坚” 中学生科技展活动 下一篇:附中边团结校长一行五人就设置“景谷班”事宜前往云南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开展教育调研活动
Copyright ©2022-2025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