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路上

【扶贫在路上】机关党员聚群力 共筑爱心便民桥

  
    没有宽阔的桥面,没有坚实的桥墩,只有架设在河道石块上的一根根圆木,只有排列在湍急河水里的一块块圆石,这些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校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岚皋县官元镇二郎村里。每年4月至10月当地汛期来临,上涨的水位线便会淹没河里的跳石,奔腾的河水卷着泥沙将一根根简易的圆木桥悉数冲走,位于大巴山脚下的二郎村村民只得“望洋兴叹”。
    今年四月,村上向我校驻村工作队提出了为村民新建和加固便民桥的愿望,恳请学校能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员实地走访了二郎村内4处需要修建和改造加固的便民桥位置,并向附近村民详细了解他们的出行困难和现状。
  “我们冬天想出去太难了,河水凉得刺骨,钻到我的鞋里,实在冻得受不了。”居住在二郎村七组的村民陈近春坦言。像陈近春这样居住在庙坪附近的60多位村民,想要获得外界的物质,想要赴河对岸开垦种地,他们不得不在冬天光脚淌过冰冷刺骨的河水,依靠河道里一处简易的跳石路渡河。而每逢夏秋雨季,他们不得不沿河岸绕行数公里,通过位于柯家院子的另一处危桥过河。
    急人所急,需人所需,二郎村村民的渡河问题牵动着我校教师的心。5月19日,学校机关党委、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在学校机关党委所辖支部范围内共同发出了“献爱心、伸援手、聚群力,共铸二郎‘便民桥’”的捐款倡议,短短几天时间,共收到来自机关党委29个党支部298名党员和部分师生的爱心捐款55070元。
    6月11日,陕西师范大学献爱心、聚群力、共筑二郎“便民桥”捐赠仪式在官元镇二郎村村委会举行。我校副校长杨祖培,机关党委书记李晋东、科技处副处长张卫兵、生命科学学院闫亚平教授,岚皋县副县长郭子平、县教体局局长祝敏局、官元镇党委书记刘峰平,学校科技处基地管理与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董维权、学校驻村扶贫干部张佶出席了捐赠仪式。
    会上,学校机关党委书记李晋东说,陕西师范大学机关党委党员和职工非常关心和支持二郎村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捐赠修建二郎村便民桥项目,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捐赠了5.5万余元,今后机关党委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二郎村扶贫攻坚工作,希望村上能充分利用捐款,将扶贫惠民项目落到实处。
    在县镇领导、村干部、村上60多位党员和代表的注视下,二郎村支书高富志代表全村1380名村民从我校副校长杨祖培和机关党委书记李晋东手中接过代表陕师大机关党员一片心意的捐助牌,现场掌声经久不息。接着,高支书用朴实而又略带颤抖的话语向我校表达了二郎村全体村民最真挚的谢意,“感谢陕西师大的各位领导和298名党员,你们的无私捐助让我们更有力量,我们一定会带好村上的党员和村民,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随后,杨祖培一行实地考察了即将要修建便民桥的规划位置和实际情况,并嘱咐镇上尽快开展便民桥的样式设计和施工工作,早日解决村民的渡河问题。
    没有比情更长的桥,没有比爱更真的心。细雨绵绵的六月岚皋,我校机关党员的一份善举,温暖了村民群众,温暖了当地政府,温暖了镇村干部,温暖了扶贫工作队,在官元镇二郎村与380公里之外的陕西师范大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比金坚的友谊桥。
捐赠仪式现场


杨祖培副校长一行考察修建便民桥

Copyright ©2022-2025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办公室 版权所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