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攻坚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我校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六月初夏,学校扶贫办组织校内专家走进我校“双百工程”扶贫点安康市岚皋县和“两联一包”扶贫村四季镇天坪村,把科技致富、教育报国的梦想种入当地百姓的心田。
我校组织食品学科专家赴岚皋县为当地产业发展支招
6月7日-8日,我校扶贫办组织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杨兴斌院长一行赴岚皋县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工作。随行一同开展考察工作的还有校扶贫办副主任张卫兵,食品学院教师高贵田、孔庆军以及办公室主任庞万军,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杜炳志和驻村干部张佶。
7日下午,工作队一行来到了岚皋县四季镇嘉瑞祥三彩豆腐乳厂。企业负责人杨文方陪同一行专家参观了豆腐乳生产加工车间并向专家提出了豆腐乳运输过程中的贮藏技术需求。杨兴斌一行肯定了三彩豆腐乳厂的产品质量、工艺流程和企业管理,并仔细询问了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参观结束后,杨院长一行还就同过对副产物豆渣进行多糖提取再利用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想法与杨文方交换了意见,杨文方高兴地合不拢嘴,激动地对工作队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6月8日上午,工作队一行前往位于岚皋县佐龙镇雪溪村的神仙树育苗基地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宣传部部长谢应梅陪同调研。
用神仙树叶制作神仙豆腐,在岚皋县有着悠久历史,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调研,我校与当地企业达成了神仙豆腐成分分析以及有效成分定性定量研究的合作意向。下一步,学校食品学院还将围绕神仙树的速溶茶、固体饮料、化妆品等系列功能产品开发与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让岚皋县依靠特色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愿望得以实现。
随后,工作队一行还考察了佐龙镇猕猴桃种植示范园区。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岚皋人,在看到家乡农业取得如此多变化的同时,高贵田副教授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表示下一步要加强与岚皋县的技术合作,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科技力量。
我校在岚皋县麦溪小学举办“智见未来,走进岚皋”科普大篷车活动
“哇,快看快看,太神奇了”!岚皋县四季镇麦溪小学六年级学生祝恒科从一款Hololens全息眼镜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兴奋得发出连连的感叹。
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人机交互技术(HCIT),这些对于城市人还尚且陌生的新兴科技手段,被我校的科技人员带到了边远的贫困山区。6月6日-7日,校扶贫办、校科协在岚皋县四季镇麦溪小学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智见未来,走进岚皋”科普大篷车活动,让这里的孩子“触摸”到神奇的前沿科技,把科学的梦想种入他们的心田。岚皋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周边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麦溪小学六个年级200名学生、我校驻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第一书记杜炳志和驻村扶贫干部张佶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学校科学技术处处长、扶贫办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吴晓军派出团队张玉梅副教授和三位研究生携带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前往当地开展科普展示和科技体验活动,还特别邀请到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项目主管宋浩为当地师生带来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新征程》的主题报告。宋浩鼓励山区的学生要多参加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也将在后续的工作中把目光聚焦到贫困山区的中小学儿童身上,为他们提供更多走出大山、走进科学的机会。
报告会后,张玉梅老师和刘昊文、王越优、薛锴三位研究生带着现场师生亲身过了一把高端科技瘾。三维的蝴蝶从屏幕里飞到手上,虚拟的心脏在面前扑通扑通一下下跳动。通过特殊的科技手段,岚皋的孩子也可以透过双眼、跨越空间的隔阂漫步师大校园,更可以放眼世界、穿越山川海洋驻足罗马街头体味异国风情。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不再是简单的粉笔板书或是PPT幻灯片,科技让教学演示直观、具体、身临其境。留守的儿童也不再仅仅依靠语音聊天或是视频通话来抒发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一块特殊的屏幕就可以让外出务工的父母“走”到他们的“面前”。
都说科学没有国界,贫穷和距离更不应该成为乡村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放飞科学梦想的阻碍。短暂的科普活动虽然结束了,却开启了陕西师范大学帮扶岚皋县山区儿童科普教育的新篇,二年级的徐雯昊小朋友在活动现场说出了“我长大想成为一个有科学知识的科学家”的梦想。相信,随着学校精准帮扶岚皋县基础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科普大篷车活动走入基层,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室在山村学校落地生根,像徐雯昊这样的山村小学生的梦想、陕师大的梦想、国家的梦想都一并会实现。
上一篇:【扶贫在路上】文旅融合+非遗,科技提升兴乡村 下一篇:【扶贫在路上】我校召开结对帮扶云南省景谷县扶贫工作会议
Copyright ©2022-2025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