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路上

【扶贫在路上】杨祖培副校长带队赴三原县对接“双百工程”联帮联扶工作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及部分县(区)“双百工程”联帮联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科教优势,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近日,杨祖培副校长一行7人赴我校承担“双百工程”联帮联扶任务的三原县实地对接当地扶贫工作。教师干部教育学院院长杨晓东,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先锋、副院长张宝善、副教授李小平,校扶贫办副主任张卫兵、扶贫干部张佶一同前往。

  杨祖培一行首先前往位于三原县西阳镇的香芝廊小磨香油产业园,实地考察了以小磨香油加工为代表的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小磨香油在生产过程中所经历的炒籽、扬烟、磨浆、兑浆搅油、振荡摇油、毛油处理等多道工序和生产出的香油、辣椒油、芝麻酱、空心挂面等产品,并向在场专家提出了企业目前所遇到的发展瓶颈及技术需求。我校食品学院专家也就部分具体问题作了详细的现场解答。

  接着,校县双方在三原县县委县政府会议室召开了“2018陕西师范大学联帮联扶三原县推进会”,三原县委副书记杨孟珠、县政府党组成员袁海社以及县教育局、扶贫办、科技局、中小企业局、果蔬局、旅游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我校扶贫办副主任张卫兵首先组织与会人员学习了《陕西师范大学——三原县联帮联扶工作实施方案》,双方就拟定的帮扶项目以及方案的实施细则进行了交流商讨。
        三原县中小企业局负责人从发展定位、组织结构、重点工作、双创孵化、规划创新等方面介绍了县域小磨香油特色产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教育局负责人也从名师送陪送教下乡、校园长跟岗培训、骨干教师体系建设、筑梦研学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三原县的教育帮扶需求。针对这些情况,我校与会的各位专家及部门单位负责人纷纷作了回应,提出了加强品牌意识、提高技术标准、坚持传统工艺、丰富检测手段、紧抓源头经济、严把生产质量等产业发展建议,依托陕师大丰富的学科门类和师资力量,为三原县的发展注入人才力量、技术优势和思维活力。杨晓东院长也就当地提出的教育帮扶需求作了回应,他表示教师干部教育学院将借鉴在学校其他扶贫点景谷县、岚皋县的教育扶贫经验,有针对性地在三原县当地开展名师送培送教下乡项目,并为三原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

  杨祖培副校长在总结中谈到,校扶贫办要尽快根据近期的对接内容和具体情况,与三原县政府制定校县“联帮联扶框架协议”,加强重点工作和具体项目的策划,做好联帮联扶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校县合作长效机制;学校各部门单位在帮扶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要依托具体项目协议,努力推动帮扶工作做好做实,为当地政府、贫困群众以及参与学校扶贫工作的部门、单位、老师和同学交上一份沉甸甸的满意答卷。

学校联帮联扶任务背景:

  2018年6月5日,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及部分县(区)“双百工程”联帮联扶工作座谈会。根据会议要求,陕西省15个高校与省内15个县(区)结对,形成校地“二帮一”的帮扶格局。我校在承担“双百工程”安康市岚皋县结对帮扶任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咸阳市三原县的联帮联扶任务。




Copyright ©2022-2025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办公室 版权所有

 

  
分享到